全国服务热线:18103710364

小寒节气暖心固肾,赶跑寒湿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422 更新时间:2025年01月04日11:32:50 打印此页 关闭

小寒是一年中阴寒最重的日子,寒为阴邪,尤损阳气,这个时节,我们体内的阳气初生,稍防卫不力,就会被寒邪蚕食,伤及发肤、五脏。

寒从下来,湿从内生。

天冷,人体的水液代谢就不容易畅通。水往低处流,时间一长,湿气就容易盘踞在人体的下焦。有的朋友会出现生殖系统或泌尿系统的问题,比如尿频、白带增多;有些年老或体弱的朋友,会发现自己的小腿经常浮肿。

 

小寒节气如何防寒湿呢?要暖心固肾气。

心主血,通过血液循环给身体带来热力。

肾气固住了,身体没有漏洞,寒气就不容易侵入。

在这个基础上,我们才可以祛湿。

小寒节气祛湿,跟其他季节不一样,其他季节可能是健脾祛湿、补气祛湿,或者利水渗湿,但小寒节气则是暖心祛湿。

暖心祛湿首选艾灸,二九灸针对个人体质精准调理,能够事半功倍。居家调理首选赤小豆,既能祛湿气,又能养心脾,还能强健筋骨。它也是腊八粥的主料。快要进入入腊月了,整个腊月都可以多吃一些。

 

如果你的脸上总是容易长斑,身体莫名其妙出现淤青,嘴唇发紫,脸色苍白,胸口总是感觉闷闷的,心脏搏动缓慢,并且还会阵阵的刺痛。这时就是因为寒气入心了,因为心主血脉,血温则行,得寒则凝,所以如果心寒的话,就会导致心血脉凝滞,堵塞血管。从而引起血瘀。这时,我们就需要温通寒痹,行清化浊。

 

脾不好腿凉、肾不好腰凉、心不好背凉我们身上有许多暖身穴,平时没事按一按可以帮助全身暖起来,热敷或者艾灸活血暖身的功效更好。

 

心俞穴——可暖心

俞是输注的意思,形容身体脏腑之气输注在人体背腰部的特殊穴位。心俞可以调控心气、振奋心阳。心脏搏动能力强,末梢的血液流通就顺畅。

 

关元气海——可暖腿

如果体温低、血液通行不畅,下肢特别容易冷。

气海、关元是温经活血方面的经典搭档,它俩搭配有益于补气补血,还能通过温热刺激,促进小肠的蠕动。

 

 

小寒最冷的天,也最利于肾气封藏,防外寒的同时,也要及时固一固肾。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到,“诸寒收引,皆属于肾。”可见,寒与肾相应,阳气根源于肾,寒邪也最易中伤肾气。防寒就要固肾,肾气足自然神旺百寒不侵。尤其小寒15天,正是借天力封藏的大好时机。

小寒时天气越冷,人身的根基越稳固。这时,我们在冬藏正得力的时候,收藏肾气,就可以事半功倍,来年的精气神就会旺很多。

所以这段时间,我们可以后做一做这个强肾小动作

仰卧床上,将两手背劳宫穴紧靠腰部命门处,510分钟后,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。时间可以选择睡前、晨醒、或者下午5点到7点酉时。

因为肾为水,起着重要的温煦、滋润、濡养、升发作用,尤其适合手脚凉腰疼的人群。

 

提脚跟:补肾固本驱寒

很多人在冬季容易手脚冰凉,这是由于气血不畅,简单的提脚后跟即可缓解。

提脚跟的同时也需要踮起脚尖,这样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。这组经络分布在大腿内侧,分别是足太阴脾经、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。肝肾脾都主升,均有激发中气的作用,从而达到补肾固本的效果,有助于人们在冬季抵御严寒。

 

如果你晚上夜尿多,频繁的起夜。腰膝酸软,手脚冰凉,总是穿的比别人多一件衣服,这是因为肾阳不足。肾阳有温煦的作用,如果肾阳不足,就会导致没有办法温煦人体的各个器官,从而引起各种病症。这时我们就需要温阳补肾了。

 

关元穴肾俞穴——补肾阳

关元穴,居下焦,真阴真阳关锁于此。故灸此温热之气,能直达精宫以助元阳。元阳,为全身之真阳,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力,是周身阳气之源,源足乃支流长也。

肾俞穴与命门穴相平,与肚脐在一条线上,为肾气所聚之处《玉龙歌》曰:“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”。

 

复溜穴——可暖脚

复溜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,位于内踝尖和跟腱后缘之间的中点向上三横指宽的位置,既活血暖身又补益肾脏。

我们在日常泡脚的时候,只要水位没过这个复溜穴,就能有很好的温暖下肢的效果,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下肢水肿、寒痹、疼痛等。黄金绒药艾煮水每晚泡一次,一般连续泡半个月,可以行气活血、温通经脉。

 

针对肾虚水泛的情况,可用真美之光中式特色八髎灵修保养技法,调理肾脏,腰臀,下肢,疏通臀部六经+督脉+带脉,根据人体的经络循行,穴位定点,肌肉纹理走向,点线面相结合运用真美之光五行调理专业技法系统调理,并加入正骨推拿专业的痛症特调手法改善气循环,血循环,水循环,氧循环。重点以滋阴补肾,袪寒生热、通经活络,增强肾及肝胆功能,增强体质,改善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,使人精神内守,神志安康。 

数九寒天,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、卫生习惯和运动习惯,多做艾灸,提高身体免疫力最大程度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
上一条:辨体质·调短板,你的腊八粥喝对了吗 下一条:二九天40岁以上的人群一定要做好养肾温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