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30日,是“二九”的第一天。
始终贯彻一条养生重点:养肾补阳。肾脏作为阳气的发源地和储存阳气的大本营,就需要在这二九天好好呵护了!
二九第一天,大家要多关注家中老人的心血管问题,因为有研究表明,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冬季的死亡人数比夏季多41%,其中大多是老年人。
除此之外,大家也要提高警惕,避免以下这些疾病和器官出问题。
1、血管遇冷易变脆
冬天是心脑血管的“魔鬼季节”,寒冷刺激会使血管痉挛,血压波动性增大,导致脑出血、脑梗死等增多。
艾灸:心俞、膈俞、膻中、气海、合谷、内关、血海、三阴交、太冲。
2、心脏最怕温差大
冬季室内外温差大,一进一出很容易引发冠状动脉痉挛,出现急性心肌缺血,诱发心绞痛,甚至心肌梗死。
有心脏问题的人,先进门一段时间后再开空调。
3、冬季雾气最伤肺
冬季清晨雾气浓厚,寒冷、干燥的空气经过肺才能进入人体,此时不加以防护,很容易诱发咳嗽等呼吸道疾病,还可能落下病根,导致来年复发。
4、鼻子病菌易入侵
鼻黏膜的黏液分泌在冬季会减少,鼻子的“屏风”作用也会减弱,导致有病菌的空气直接进入肺内,增加了呼吸道感染几率。
针对此类问题,出门在外口罩一定要戴起来。
5、胃代谢会变慢
冬季是脾胃病的高发期。天气寒冷,胃本身就有些倦怠,如果食用过冷、过生、过硬的食物,会给胃带来额外负担。
艾灸:神阙穴、中脘穴、天枢穴、大陵穴、足三里。
6、耳朵御寒力最差
耳朵、鼻子、手、脚都处于神经末梢,血流量少,到了寒冬格外怕冷。如果耳朵暴露在外,甚至会有“冻得头疼”的感觉。
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保暖细节,帽子、手套都得戴严实了。
7、滋阴去燥防内热
冬季养阴可用艾灸,不但能补阳,也能养阴,阴阳平衡才是正确的养生。
养阴:天枢穴、复溜穴
艾灸复溜穴有滋阴补肾、益髓填精之效,与天枢穴合用,就能起到益胃生津、滋养清热的作用。
滋阴:三阴交、涌泉穴
经常按摩、艾灸涌泉穴,可使肾水充足,能够遏制上炎的虚火,与三阴交联合使用更有滋阴补肾、益肝明目之效。
多吃滋阴去燥的食物,比如荸荠、藕、萝卜、白菜、猕猴桃、柚子、桔子等,有助于预防上火,鼻咽干燥、皮肤缺水等。
40岁以上的人群,在二九天,一定要做好保暖,一定要养肾滋阴,做好三九灸,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按照真美之光二九灸选经配穴方案,在专业人士的操作下优先培补肺气、脾气,脾肺调节好后,肾气自然会强,随后加强“关元、肾俞”,最后滋阴清热,以体系的调理方案,扶阳滋阴,养生祛邪,保持来年阳气充足,达到去病延年的目的。